• <nav id="kq6ew"><blockquote id="kq6ew"></blockquote></nav>
  • 今天是2022年6月20日 星期一,歡迎光臨本站 

    行業動態

    典當后的超當期費率問題

    文字:[大][中][小] 手機頁面二維碼 2021/7/31     瀏覽次數:    

    典當業做為帶有金融屬性的特殊行業,其發展對于社會秩序穩定和市場經濟健康發展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近幾年來,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在典當糾紛中關于當戶超過約定期限未還本付息并辦理贖當手續,典當行向法院起訴追索本金、利息、綜合管理費率及違約金的案件越來越多。而這其中的難點問題就在于典當物是否應歸典當行所有,是否應在變賣典當物后對不足金額部分尋求法律保護,超過當期的綜合費率是否應予支持以及逾期利息應以何種標準計算。

    然而,《典當管理辦法》并未明確規定超當期的利息和綜合費率是否應計算以及如何計算的問題,人民法院也對此認識不一,這就使得審判實踐中相同案件卻有著不同的判決結果。有的判決認為對典當法律關系的處理應該首先適用《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合同法》第八條規定:“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币虼说洚斎藳]有按照合同約定在期限內歸還本金并支付利息以回贖質物是沒有履行合同義務的表現,應該承擔違約責任,因此判決當戶歸還本金并承擔利息、罰息和綜合管理費用,標準在不違反國家強制性法律的前提下則應根據意思自治原則按照合同約定給付。

    另外一種判決則認為不應支持超過當期的綜合費率請求,逾期利息的計算應適用中國人民銀行的同期貸款利率的標準。因為從民法公平原則所體現的精神來看,典當行完全可以在絕當后及時行使自己的權力拍賣變賣質物以沖抵本息,如果典當行以期獲取高額綜合費率而怠于采取措施造成損失擴大的,有違公序良俗且會造成利益失衡,不應予以支持。

    如本院審理的一個此類典當糾紛案件中,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中進行特別約定“本合同約定的利率和綜合費率不受本合同借款期限的限制,乙方必須按時交納利息和綜合費用直至乙方清償完債務為止。逾期還款,交納利息和綜合費按借款金額每日1‰增收違約金?!苯杩詈?,被告未按約定向原告交納借款利息及綜合管理費用,借款到期后也未返還原告借款本金。本院審理后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的質押借款合同系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被告向原告借款后在借款期限內未按約定向原告交納利息和綜合管理費,借款到期后拒不償還原告借款本金,對促成糾紛應負有違約責任,故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本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此外,原告要求被告按合同約定支付利息及綜合管理費的請求,因原告系典當行業,按照《典當管理辦法》中的有關規定,典當當金利率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銀行機構六個月法定貸款利率及典當期限折算后的標準執行。此案借款合同中約定的典當利率為月息8‰并未高于法定利率,合同中約定的月綜合管理費率為37‰,亦未超出《典當管理辦法》中關于動產權利質押典當的月綜合費率不得超過當金42‰的規定,本院亦予以支持。至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違約金246,350元的訴訟請求,因原、被告在借款合同中對當金利率及月綜合費率已有約定,原告主張被告如逾期交納利息和綜合費用或逾期還款的,除正常交納利息和綜合費用外,每日按借款金額的1‰加收違約金的請求,已超出原告實際損失的范圍且在《典當管理辦法》中并無法律規定,故該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最后關于原告提出要求當期外的利息及綜合費一事,本院認為典當作為特種行業,具有高額的收益性,為了維護交易公平、穩定社會秩序,本案在分清當事人各方責任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了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和預期利益,按照《典當管理辦法》第四十條的規定,當期屆滿,典當人既不贖回亦不續期的應視為絕當。絕當后,被告繼續占有原告資金的應當給付占用損失,其標準應按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6個月期法定貸款利率同期利率規定計算。

    返回上一步
    打印此頁
    0558-228-1299
    瀏覽手機站
    在线观看韩国三级中文字幕
  • <nav id="kq6ew"><blockquote id="kq6ew"></blockquote></nav>